欢迎来到扫榻以待网

扫榻以待网

张大中的华丽转身的故事

时间:2025-05-20 08:04:14 出处:百科阅读(143)

 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,张大中的转身常常“行至水穷处”。华丽所以 ,张大中的转身能够预知未来,华丽是张大中的转身聪明;若猜测到前方是绝路,自动给自己画上一个句号,华丽便是张大中的转身大聪明  。“北京电器大王”张大中,华丽就是张大中的转身这样一个善于给自己画句号的人 。
   1982年4月 ,华丽张大中凭借自己加工落地灯所赚到的张大中的转身几百元 ,大胆地开了一家“张记电器加工铺” ,华丽专门生产音响放大器 ,张大中的转身生意火得很。华丽平时他得在单位上班 ,张大中的转身周日才能赶来治理。生意做大了,显明就招架不住了 。两边跑,两边都不讨好  ,勉强支撑了半年 。年底 ,他向单位领导递交了辞职信。他在信中说:“因为这份工作不符合本人理想,我决定辞职 ,请供销社领导予以批准。”在事先 ,这可是天大的事 ,人家削尖脑袋还进不了国营单位 ,他居然如此轻易地辞职。供销社的领导、他的岳父岳母 ,都尽力劝阻他别丢掉这个“铁饭碗” ,否则会懊悔一辈子的 。
   但他保持 :“那种生活,你坐在那里,一眼就能看到自己50岁后的样子,掐指一算就能算出自己一辈子的工资,简直让人绝望。如果不出来 ,那才会懊悔一辈子呢 。”不顾众人反对  ,他为自己画上了人生第一个重大的句号。
   之后,张大中的铺子业务拓宽了 ,进入了音箱制造 、安装等领域 。再之后 ,铺子改成为“金钟音响厂”,直到现在生意仍然红火 ,用张大中的话说 ,“每年能赚辆奥迪的钱”。
   在北京  ,从事制造业不如从事商业 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考察 ,张大中得出一个结论 :“北京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,制造业的利润太低 ,资金周转周期太长,做电器原配件销售赚钱更轻易 。”于是,他将自己的生意,翻开了新的一页,将主要精力转到电子原配件的销售上 。
   灵镜胡同8号 ,是张大中的“生意经”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地方 。1986年,张大中在这里开设了第一家电器原配件门店 。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 ,但生意非常红火,一年不到 ,他就积攒了四五万元。
   正当生意跑火的时候,全民卡拉K热带动了电子原配件、音响等一些电器生意 。但是 ,偌大一个北京城,没有一家音响卖场大到能够把所有的品牌 、零配件聚集到一路 ,都是十几平方米、几十平方米的小店 。张大中决定搞一把大的 ,生产方面可以停一停;销售方面,则必须大张旗鼓。
   1993年 ,张大中的大手笔———玉泉路的“大中音响城”开张了。半年过后 ,这个大音响城在京城老百姓中心就有了名气。大家都知道 ,玉泉路有个最大的音响城 ,里面的音响一应俱全,选择余地大。
   伴伴随着时代的转变 ,张大中的店里 ,家电品种越来越多 ,品牌越来越强。他在北京城里,到处复制玉泉路店的模式,逐步地,做成为北京市场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北京电器大王” 。
   2002年 ,张大中将自己的店面开在中心电视塔旁。这个位于玉渊潭公园西门对面的中塔店 ,是三环上惟一一个有大面积停车场的家电卖场。开业后 ,连续几年的销售额都会在10亿元以上 ,2007年高达20亿元。这是大中电器所有门店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一家 。
   谁都没有想到 ,接下来,张大中又想给自己如日中天的大中电器 ,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———他要卖掉自己一手创造的电器帝国 。
   在张大中看来,家电连锁企业已经进入了整合期 ,区域性家电连锁店的前景堪忧 ,“不能等到企业经营得狼(wolf)狈了才卖 。”他决定退出了,但必须风风光光 。2007年10月 ,在和国美谈判时 ,张大中对黄光裕说:“你必须比苏宁高8个亿 ,否则我宁愿30亿元跟苏宁谈,也不跟你谈。”最终,张大中把2亿元流动资产的大中电器以36亿元的价格,卖给了国美 。这一年,张大中向国家交纳56亿元税金,成为国内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多的纳税人 。
   为自己的生意画上句号 ,张大中也完成为人生的华丽转身 。现在 ,张大中坐在北京西郊的青清商厦3楼办公室里,他新创立了大中投资公司,正式进军资本市场。
   转身,蕴藏着新的转机 。
   人生很漫长,懂得适时给自己画上一个句号 ,开拓新的版图,就可以续写更多更好更完美的篇章 。
  (司志政摘自《莫愁•天下男人》2008年11月)

分享到: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
友情链接: